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市东南,紧邻国内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的狼山风景区,于1984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开发区四周江河海连成一体,海陆空运输便捷,紧靠南通港、南通兴东机场以及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下辖新开、小海、竹行、中兴四个街道及老洪港管委会,户籍人口16.1万、常住人口33.2万。经过30多年发展,先后获批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中国服务外包集聚园区、江苏省利用外资转型发展示范区。
刚刚过去的2021年,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产业标杆、创新高地、开放示范、效率窗口”为新定位,以奋力建设“主导产业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跨江发展一体化,最具竞争优势的长三角一流开发区”为新目标,全力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度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绩效考核中列第一等次、第一名。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2.4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13.6%,其中税占比87.6%,列全市第一;工业应税销售1809.9亿元,增长28.9%,增幅列全市八个单元第二;服务业应税销售1777.8亿元,增长16.1%,增幅列全市八个单元第二 ;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增长11.5%,总量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574.01亿元,增长29.8%,总量居全市第二。
1、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
全区累计兴办规模企业2000多家,吸引外商投资企业800多家,总投资200多亿美元,年均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在6亿美元左右,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企业80多家,先后集聚了德国默克制药,日本大王生活用品、武藏精机、米思米精机、爱信精机、丘比食品,美国美乐家健康科技,德国德之馨香料,瑞典奥托立夫安全气囊、奥地利赫尔斯曼传感器等项目,以及银河航天、上海电气国轩、新松机器人、星源材质锂离子电池隔膜、晟斯生物制药等项目。
2、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建区以来,经历了90年代发展纺织轻工产业、2000年前后发展化学新材料和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目前正在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等“3+1”特色产业阶段。设有南通综保区、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等特色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73亿元、174亿元、10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75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1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46.7%;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家,IPO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建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2个、省级104个、市级149个。
3、改革创新取得新进步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新载体,先后获批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三创”载体面积超80万平方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3.8件。南通综保区在全国首创“慧眼通”电子围网系统,获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已累计复制推广20项自贸区创新成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以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为目标,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企业信用承诺不再审批试点,加快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率,打造“能达无忧办”服务品牌。在南通市率先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说到做到、柔性执法”为标准,精心构建一站式、专业化、精准化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新体系。
4、产城融合展现新形象
建成区面积拓展到85平方公里,“九通一平”要素基本完善,形成了以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为代表的“五横四纵”骨干路网体系;能达商务区内百米楼宇达40多幢,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能达中央公园、生态通廊、永旺梦乐城、世茂广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文化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成启用,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社区,加快推进高端酒店、国际幼儿园等工程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35%,城市功能和形象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开发区将围绕“产业标杆、创新高地、开放示范、效率窗口”的总体定位,立足新形势、新机遇、新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建设“主导产业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跨江发展一体化,最具竞争优势的长三角一流开发区”,加快跻身全国开发区前列。
1、 电子信息产业园
电子信息产业园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规划面积429.57公顷,西侧为开发区核心区能达商务区,紧邻重要交通干道,东方大道、星湖大道,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完整。
电子信息产业园设立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优先发展技术领先、具有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项目,促进城郊型商业优势企业聚集,形成优势产业群。禁止污染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进入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园设立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优先发展技术领先、具有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项目,促进城郊型商业优势企业聚集,形成优势产业群。禁止污染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进入基地,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城市,使功能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划标准,创建空气清新、水体洁净、环境优雅、全面达标的生态园区环境。
2、精密机械产业园
精密机械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主城南侧,规划面积553.35公顷,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紧邻老洪港风景区,西至龙腾路东至竹林路,北至瑞兴路南至景兴路,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
精密机械产业园以东方大道为界划分不同大小的企业空间单元,规划建有标准厂房,为入园企业的内部协作提供高效支持。
精密机械产业园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以高精密IT机械、纺织机械、智能仪器仪表、关键精密零部件、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为特色的高端精密机械制造和研发基地。
3、装备制造产业园
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紧临长江,规划面积245.42公顷。东临苏通科技产业园,南接长江。规划范围西至通达路东至东方大道,北至海堡路南至长江围垦线,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
按照协调发展原则,装备制造产业园适度超前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实现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未来将把产业园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4、新材料产业园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188.47公顷,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东部为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范围西至通达路东至东方大道,北至江河路南至海堡路,紧邻东方大道、沈海高速,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供电、给水、污水、蒸汽等生产要素配套完备。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承接既有的产业基础,聚焦高附加值、潜力大的功能性、环保性及新型高分子材料领域,着眼于现有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运用生态经济理念构建循环系统,将发展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基地、新型合成材料科研中心和生态型循环产业示范区。
5、医药健康产业园
医药健康产业园规划面积182.09公顷,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南侧紧临老洪港风景区,紧邻重要交通干道,通盛大道、新兴路,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完整。
设立严格的准入标准,优先发展技术领先、具有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项目,促进城郊型商业优势企业聚集,形成优势产业群。禁止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进入园区。把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严格实施,使生态环境水平对经济发展始终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适度超前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实现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区。
根据全球、中国以及江苏省医药健康产业的宏观背景分析和南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园自身发展条件的评价,园区发展定位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制造基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6、能达商务区
能达商务区以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为十字形交通骨架,用地范围北起通启运河以北的园林路,南至振兴路,西至新开路,东至东方大道,再加上东方大道以东、星湖大道沿线用地,总用地面积1459.66公顷(约15平方公里)。能达商务区是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科教研发、高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核心区,以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为主导,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是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7、综合保税区
南通综合保税区于2013年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5.29平方公里,实行“一区两片”的发展格局。其中,A区位于原南通出口加工区范围内,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新开北路,南至复兴路,西至中天路,北至通启河;B区位于苏通长江大桥东侧2公里处,紧邻规划中的年吞吐量200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规划面积3.79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开发区与海门市交界,西至农场路,南至长江,北至纬十七路、纬十五路、纬十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