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松和肉粉松有什么区别
肉松和肉粉松是两种不同的食品,尽管它们在外观和用途上可能相似,但在原料、制作工艺、营养成分和价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原料与添加配料
肉松:仅以单一的畜禽瘦肉为原料,经过修整、煮制、压松或打松、调味、炒松等工艺制成,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或长纤维状。
肉粉松:除了畜禽瘦肉外,还添加了熟豆粉等辅料,制作工艺与肉松类似,但成品中会含有豆粉成分。
2、理化指标与营养成分
肉松:根据国家标准《肉松质量通则》(GB/T23968—2022),肉松中淀粉含量不超过3g/100g,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
肉粉松:淀粉含量根据产品等级而定,一级品中淀粉含量不得超过15g/100g,二级品不得超过30g/100g。由于添加了豆粉,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脂肪含量较高。
3、外观与口感
肉松:颜色为金黄或淡黄色,呈疏松絮状或丝状,没有粉状物,闻起来有肉香味,入口鲜嫩,无渣滓。
肉粉松:颜色不均匀,外面颜色较重,里面较浅白,有明显的粉状物,手捏易黏在一起,入水后水会变浑浊。
4、制作成本与价格
肉松:由于仅使用畜禽瘦肉,制作成本较高,价格通常较贵。
肉粉松:添加了豆粉等辅料,制作成本较低,价格相对便宜。
5、选购与鉴别
查看配料表:肉松的配料表中不应含有豆粉,而肉粉松的配料表中会明确标注豆粉。
观察外观:优质肉松颜色均匀,呈絮状,无粉状物;肉粉松颜色不均匀,有明显粉状物。
价格对比:如果一款“肉松”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价,可能是肉粉松。
总结:肉松和肉粉松在原料、营养成分、外观和价格上均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和产品标签,避免被误导。
二、家庭自制肉松的方法
1、准备食材
主要食材:猪里脊肉(推荐使用瘦肉,如里脊或腿肉)。
调味料:生抽、老抽、蚝油、白糖、盐、植物油、料酒、姜片、葱段等。
2、处理肉块
将瘦肉洗净,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状,去除筋膜。
将肉块放入冷水锅中,煮沸后去除血沫,捞出后用热水清洗干净。
3、煮熟肉块
将焯水后的肉块放入砂锅或高压锅中,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和适量清水,煮熟至软烂但不散。
高压锅煮约15分钟,砂锅煮30分钟后焖10-20分钟。
4、撕碎肉块
将煮熟的肉块晾凉,放入厚实的保鲜袋中,用擀面杖擀压或捶打至肉块松散。
用手将肉块搓揉成细丝状,这一步是肉松起绒的关键。
5、调味与炒制
调制酱汁:将生抽、老抽、蚝油、白糖、盐和煮肉的汤混合均匀。
将肉丝放入面包机或炒锅中,倒入酱汁,用小火慢炒或使用面包机的“果酱”功能,炒至肉松蓬松起绒。
如果使用面包机,可设置“翻炒”功能,加入熟白芝麻和海苔增加风味。
6、保存
炒好的肉松晾凉后,放入密封容器中保存,避免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