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黄茶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叶种类之一,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黄茶产自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以及福建的部分地区。黄茶制作工艺和绿茶制作工艺大致相同,但黄茶在杀青环节多了一道闷黄工序,在揉捻环节多了一道压条工序。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也是中国独有的茶类。
二、黄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黄茶的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部分黄茶不需要揉捻这个流程。
1、杀青
杀青是黄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黄茶制作的关键步骤。杀青的方法有锅炒、滚筒、烘焙等。一般杀青时温度控制在75-80℃,时间为3-4分钟。一般来说,黄茶加工时应该“轻、快、勤”,即揉捻时轻揉慢捻,做到勤揉多捻、边揉边轻揉,使茶叶内质充分消化和吸收。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
闷黄是将茶叶放入铁锅内,用旺火快速加热,利用锅内高温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生物碱及某些含氮化合物水解,使之迅速氧化,产生黄色素,同时也促使鲜叶中的叶绿素部分降解。经过闷黄工序后,茶叶色泽由翠绿转为黄绿或金黄。
闷黄工艺的特点是:加热温度高、时间短,使茶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形成更多的黄色色素物质。闷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对黄茶品质影响很大,是形成黄茶独特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闷黄工艺过程:炒青→揉捻→闷黄→干燥。
闷黄工序完成后,再将茶叶进行炒制和拼配,可制成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等。
3、揉捻
揉捻是将叶质柔软的茶叶揉制成条索后,再经干燥制成黄茶成品的加工过程。揉捻程度取决于茶青的嫩度、水分含量、成条质量和干燥条件等。黄茶在揉捻时要根据茶青的嫩度、含水量等情况掌握揉捻时间和揉捻次数,做到“轻揉、慢揉、轻揉、快揉”。
4、干燥
黄茶干燥通常有烘炒、汽蒸两种方法。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