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配电箱等级划分
一、使用环境划分
1、I类
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考虑到了甲烷气体和原煤的引燃,以及地底用机器设备的物理保障措施。
2、II类
用于除煤矿瓦斯气体环境以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这类设备根据爆炸性环境的类型可进一步分类。
IIA类:代表性气体为丙烷。
IIB类:代表性气体为乙烯。
IIC类:代表性气体为氢气。其中,IIC级的防爆等级最高,IIB级次之,IIA级最低。
3、III类
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这类设备根据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点可进一步分类。
IIIA类:易燃性飘絮。
IIIB类:非导电性粉尘。
IIIC类:导电性粉尘。
二、温度组别划分
防爆配电箱的温度组别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来划分的。常见的温度组别包括:
T1:引燃温度大于450℃。
T2:引燃温度在300℃至450℃之间。
T3:引燃温度在200℃至300℃之间。
T4:引燃温度在135℃至200℃之间。
T5:引燃温度在100℃至135℃之间。
T6:引燃温度在85℃至100℃之间。
三、防爆型式划分
防爆配电箱的防爆型式也是其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常见的防爆型式包括:
隔爆型(d):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
增安型(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高温的设备,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温。
正压型(P):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内部充有保护气体,并保持其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物气体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
本安型(i):电路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
防爆配电箱材质有哪些
1、铝合金
特点:铝合金是防爆配电箱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特点,同时拥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加工性。
适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矿开采等行业,尤其是在需要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的场合。
2、不锈钢(如304或316L)
特点:不锈钢具备优异的抗腐蚀性能,特别是在潮湿、盐雾等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色。此外,它还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美观的外观。
适用场景:适用于食品加工、制药、海洋工程等领域,以及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
3、铸铁
特点:铸铁材料坚固耐用,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并且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它的重量较大,且在某些情况下容易生锈。
适用场景:适合用于地面固定安装且不需要频繁移动的场合,如工业厂房内的固定式配电箱。
4、碳钢
特点: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相比不锈钢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通常会在表面进行喷塑或其他防腐处理来延长使用寿命。
适用场景:一般应用于室内或干燥环境中,或者是在采取了适当防腐措施后用于户外。
5、复合材料
特点:近年来,一些新型复合材料也被引入到防爆配电箱的制造中,例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这类材料结合了金属与非金属的优点,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耐化学腐蚀的能力。
适用场景:适用于特定的化工行业或其他特殊工况下,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度耐腐蚀性的应用场景。
6、铜合金
特点:铜合金因其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被用作某些关键部件,如母线排等。不过,由于成本较高,整体制作成配电箱的情况较少见。
适用场景:主要用于内部电气连接件,特别是对于大电流传输有较高要求的地方。
7、塑料(如ABS、PC等)
特点:虽然塑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爆配电箱材料,但在某些低功率、低压等级的小型防爆电器中也会使用到。它们质量轻便、易于成型,但机械强度和耐温性能相对较差。
适用场景:主要限于小型便携式设备或辅助工具,而不是主配电系统的一部分。
防爆配电箱型号
1、BXM系列:通常用于普通照明配电。例如,BXM-10、BXM-20等。
2、BXMD系列:可能包含更多的动力配电功能,适用于Zone 1或Zone 2等爆炸危险区域。例如,3、BXMD-2、BXMD-4、BXMD-32/3K(表示总开关32A的3个回路)等。
4、BXK系列:更偏向于控制功能。型号后面通常会根据箱子内部元件来标注,如两灯两钮可以标为BXK-A2D22。
5、BJB系列:防爆断路器箱型号,适用于电力配电系统。例如,BJB-63A、BJB-100A等。
6、FBD系列:防爆开关箱型号,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例如,FBD-4、FBD-6等。
7、EJB系列:防爆接线盒型号,同样适用于Zone 1或Zone 2等爆炸危险区域。例如,EJB-4、EJB-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