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耳罩行业专利有哪些?隔音耳罩是一种保护听力安全的设备,这种耳罩通常是包耳式设计,提供一层隔音屏障,以降低周围环境中的噪音水平。本期小编整理了隔音耳罩专利相关资讯,涵盖噪音防护耳罩专利信息、隔音耳罩专利申请数量情况,接着一起来了解该行业哪些专利类型哪个比较多。
专利一般指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在我国,专利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隔音耳罩领域的专利类型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数量次之,发明方面的专利数量最少。
宁波巨鹏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防脱落式护目隔音耳罩”的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将卡箍相对于耳罩旋转至眼睛的前方,同时挂戴件挂在头顶上,罩体罩在耳朵上,挂戴件能够对罩体和卡箍进行吊拉牵引,避免罩体从耳朵上脱落。
申请号 | CN202220095836.4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号(授权) | CN217489068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2.09.27 |
申请人(授权) | 宁波巨鹏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董建伟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A61F9/02 |
苏州鑫又满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无线防噪音耳罩”的专利。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噪装置,有效地对设备进线降噪,起到了对设备进线降噪的作用,降低了设备在使用时,设备难以对环境中的噪音进行隔离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
申请号 | CN202223103594.8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号(授权) | CN219437129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3.07.28 |
申请人(授权) | 苏州鑫又满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陈枫 |
IPC分类(授权) | H04R1/10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用于听力筛查的隔音耳罩”的专利。该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耳罩部容纳腔的容积,使得用于听力筛查的隔音耳罩适用于耳廓大小不同的各受听力筛查测试的婴幼儿,减少了耳朵周围的空隙,尽可能聚拢反馈音源,减少听力筛查的误判;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的结构设置,提升了用于听力筛查的隔音耳罩吸收环境噪声的吸音效果。
申请号 | CN202420276507.9 |
申请日 | 2024.02.05 |
代理人 | 刘莹莹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众元信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57 |
公开号(授权) | CN221787010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4.10.01 |
申请人(授权)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发明人(授权) | 陆少君; 蔡玉桃; 霍转霞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广州市前锋水上运动器材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可拆装活动式防水防噪音耳罩”的专利,涉及运动和游泳用品领域。该实用新型设置上头带、下头带、左耳安装部、右耳安装部、左耳罩、右耳罩、佩戴空间,在使用时,所述左耳罩、右耳罩可拆卸,使所述耳罩具备更换、单独清洗的能力,此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增加了耳罩的功能性,且密封性强、防水效果高、防噪音效果好。
申请号 | CN202120949153.6 |
申请日 | 2021.05.06 |
代理人 | 姚迎新 |
代理机构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公开号(授权) | CN216125152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2.03.25 |
申请人(授权) | 广州市前锋水上运动器材用品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梁溢宏; 梁溢伟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A63B33/00 |
芜湖晟毅船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抗噪声防护耳罩”的专利,涉及耳罩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隔音调节组件可实现透音孔的打开和闭合,从而使使用者在需要接收外界声音消息时打开透音孔,而在不需要接收信息时关闭透音孔,可有效解决耳罩隔绝声音后,使用者不便于获取信息,而将耳罩反复摘下和佩戴来听取声音的话,无法起到保暖作用,同时十分麻烦的问题,简单且便捷。
申请号 | CN202223425330.4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号(授权) | CN219250660U |
公开日期(授权) | 2023.06.27 |
申请人(授权) | 芜湖晟毅船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授权) | 何召毅 |
IPC分类(授权) | A61F11/14 |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数据,截至2025年1月17日,隔音耳罩行业有157项专利申请(检索方式:“发明名称”=““隔音耳罩”or“防噪声耳罩”or“降噪耳罩”)。纵观历年申请专利数量变化,隔音耳罩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波动趋势。其中,2023年达到峰值,专利数量达20项。
在隔音耳罩专利的前十申请人中,申报主体主要是防护产品、电子技术等生产企业。若按照申请专利主体的机构属性来划分,各类企业仍然是隔音耳罩专利的主要申请人,约申请了行业里一半的专利;申请主体为个人的相关专利占比约三成。
序号 | 申请人 | 申请量(项) |
1 | 刘维维 | 10 |
2 | 广州金海纳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9 |
3 | 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 5 |
4 | 吉林大学 | 4 |
5 | 杭州佐翰科技有限公司 | 4 |
6 |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4 |
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8 | 苏州力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3 |
9 | 苏州欧利嘉电子有限公司 | 3 |
10 | 东莞市开来电子有限公司 | 2 |
IPC分类号是专利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时,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规范向专利局申报的一串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按照技术领域, IPC分类号从大类到小组进行细分,包括部、大类、小类、大组和小组等层次,以下为隔音耳罩行业专利里,应用较多的IPC小组分类号及其含义。
技术领域 | 含义 | 申请量(项) |
A61F11/14 | 耳外的,例如耳套或护耳罩 | 91 |
H04R1/10 | 受话器口;其所用的附件 | 17 |
A61F11/00 | 治疗耳朵或恢复听觉的方法或设备;非电助听器;使耳科患者通过听觉以外的生理感觉实现听觉感知的方法或装置;携于身上或手中的耳保护器件 | 11 |
A61B5/055 | 包含电磁共振〔EMR〕或核磁共振〔NMR〕的,例如磁共振成像 | 7 |
G10K11/178 | 通过电声方法再生反相的原始声波 | 5 |
H04R3/00 | 用于传感器的电路 | 5 |
H04R3/02 | 用于防止声反馈 | 5 |
A61F11/08 | 耳内的,例如耳塞 | 4 |
G04B47/00 | 与其他物件组合后不干扰计时器的正常运转或计时工作的计时器 | 3 |
G10K11/16 | 用于防止或减小噪音或其他声波的一般方法或装置 | 3 |
防护面罩的执行标准是什么?防护面罩是用来保护面部和颈部免受飞来的金属碎屑、有害气体、液体喷...
防护服是一种个人防护用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需要高度安全保护的场合,如医院、诊所、实验室等医疗...
防护服的国家标准有哪些?防护服作为重要的安全装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消防、军工等行业,...
隔热服是一种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在暴露于火焰和热物体后,能防止自身被点燃、燃烧和闷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