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的成分有哪些
1、棉
来源:棉花植物的种子周围的纤维。
特点:舒适、透气、吸湿性好、柔软、易于清洗和保养。
用途: T恤、内衣、床单、毛巾等。
2、亚麻
来源:亚麻植物的茎部。
特点:透气、吸湿、凉爽、抗皱性较差。
用途:夏季服装、桌布、窗帘等。
3、羊毛
来源:绵羊、山羊(如羊绒)、骆驼等动物的毛发。
特点:保暖、弹性好、吸湿性强、耐磨。
用途:冬季服装、毛衣、地毯等。
4、丝绸
来源:蚕茧。
特点:光泽亮丽、柔软、透气、保暖。
用途:高档服装、领带、床上用品等。
5、竹纤维
来源:竹子。
特点:透气、吸湿、抗菌、柔软。
用途:服装、床单、毛巾等。
6、聚酯
来源:由石油提炼而成的聚合物。
特点:耐磨、抗皱、快干、不易褪色。
用途:运动服、外套、家居装饰等。
7、尼龙
来源:由石油提炼而成的聚合物。
特点:强度高、耐磨、弹性好、快干。
用途:袜子、运动服、背包、帐篷等。
8、氨纶
来源:由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
特点:极高的弹性、回复力好。
用途:运动服、泳衣、紧身衣等。
9、丙烯酸
来源:由石油提炼而成的聚合物。
特点:保暖、柔软、抗皱、不易缩水。
用途:毛衣、毯子、帽子等。
10、聚酰胺
来源:由石油提炼而成的聚合物。
特点:强度高、耐磨、吸湿性好。
用途:运动服、袜子、内衣等。
布的主要化学成分
1、纤维素
简介:纤维素是布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结构:纤维素分子是由许多葡萄糖单元组成的线性链状高聚物,每个葡萄糖单元之间以β型糖苷键相连。
存在形式:棉、麻等天然纤维布料中富含纤维素。
2、蛋白质
简介:蛋白质是另一种重要的布料化学成分,它可以形成强健的纤维结构。
存在形式:丝绸、羊毛等布料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丝绸是由昆虫桑蚕的蚕茧中提取的纤维素和蛋白质构成的,而羊毛则主要由角蛋白组成。
特点:蛋白质布料通常具有光泽、柔软度高等优点,适合用于制造贵重的衣物等。
3、染料
简介:染料是赋予布特定颜色的化学成分。
分类:染料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天然染料主要包括植物染料和动物染料,如蓝靛、茜草红等;合成染料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用:染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布的色彩、色牢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4、防水剂、助剂等
简介:为了使布料具备特定的功能,如防水、防污等,通常会添加一些化学成分,如防水剂。
作用:防水剂可以通过喷涂、浸涂等方式添加到布料上,使其增强防水性能。一些户外运动装备、帐篷、雨衣等面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保证人体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和舒适。
5、其他化学成分(针对合成纤维)
聚酯纤维(涤纶):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锦纶(尼龙):由聚酰胺(PA)制成的合成纤维。
氨纶:一种弹性纤维,由聚氨酯(PU)制成。
混纺布料的成分含量
1、涤棉混纺
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通常含有65%-67%的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纺而成。涤棉布俗称棉的确凉,既具有涤纶的坚牢、抗皱、尺寸稳定等特点,又保持了棉织物的柔软和舒适。
2、毛涤混纺
毛涤织物是用羊毛和涤纶混纺纱线制成的织物,是当前混纺毛料织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其成分含量根据具体需求而定,但通常会保持羊毛和涤纶的一定比例,以平衡织物的保暖性、抗皱性和耐磨性。
3、羊兔毛混纺
羊兔毛混纺毛织物是近年来开发较快的一种产品。兔毛的混入使织物手感比纯羊毛织物柔软,并产生银霜般的光泽。然而,由于兔毛强力低、抱合差,其含量通常控制在20%左右,且需用品级高的羊毛与其混纺。
4、涤粘混纺
涤粘混纺是一种互补性强的混纺,涤粘不仅有棉型、毛型,还有中长型。当涤纶不低于50%时,这种混纺织物能保持涤纶的坚牢、抗皱、尺寸稳定等特点。粘胶纤维的混入则改善了织物的透气性,提高了抗熔孔性,降低了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和抗静电现象。常见的涤/粘混纺比为65/35或67/33。
5、高密NC布
高密NC布采用锦纶(尼龙)与棉纱混纺或交织而成,其经纬密度较大。这种布料的成分含量因具体产品而异,但通常会保持锦纶和棉纱的一定比例,以提供织物的耐磨性、强度和舒适性。
6、柔赛丝
柔赛丝为70%真丝与30%有机提丝绵的混纺面料,多用于生产床上用品。这种混纺结合了真丝的柔软、顺滑和光泽以及有机提丝绵的舒适性、高强度和透气性。
7、复合面料
复合面料采用超细纤维在特定的纺织加工和独特的染色整理后,再经“复合”设备加工而成。其成分含量因具体产品而异,但通常会包含多种纤维类型,以提供织物的耐磨性、抗皱性、防风性、透气性和保暖性等多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