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是把中草药按一定的经验配方进行加工成为成品,让患者能够直接饮用的药品就叫中成药。中成药是中药的一种剂型,是通过现代技术人工加工以后,把不同的中药成分按一定的比例配方形成一种剂型,人们能够方便直接服用,平时服用的中成药有蜜丸、水丸、片剂、含片,还有胶囊、冲剂等都属于中成药
1、经过加工和炮制处理后,中成药的药效更为稳定,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
2、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多种草药的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3、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综合调理全身机能,达到整体平衡的效果。
4、中成药疗效确切,治疗范围广泛,适用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
中成药对身体伤害不是特别大,具体也是根据中药成分决定,大部分中药药性都不是特别强,中药可以从根本上面调理身体,治疗效果比较慢,需要长时间遵医嘱按疗程用药。
1、损伤脾胃功能
中成药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脾胃不和症状,尤其是滋补类中成药,如十全大补丸、复方阿胶浆等,由于性状滋腻,服用过多可出现难以消化的现象;
2、加重毒副作用
中成药吃多了容易损害肝肾功能,出现毒副作用,尤其是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偏离治疗目的
按正常的剂量吃中成药有助于把控药物治疗进程,但中成药吃多了容易出现偏离治疗目的,导致阴阳失衡。
1、定义不同
中成药中的原料成分都是中药材,通过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处方和制作工艺,将中药材制作成中药制品。中药主要是通过采集和炮制而形成的一种药物,中药的药材源自于天然药和加工。
2、味道不同
中成药的形成需要经过特别的加工浓缩制成,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不会有特殊的异味或不良的刺激。中药在服用的时候会有一种特殊的异味,甚至还会有苦味。
3、服用方法不同
大多数中成药服用方法都很简单,直接用开水吞服即可。在服用中药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将中药进行煎煮,然后去掉残渣服用中药汤剂。
4、针对病患不同
中成药作用缓和,但是作用比较持久,适用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中药汤剂人体容易吸收,适用于急性,或者疾病新发的患者。
1、药丸、药片:将药材炮制并粉碎,加入粘合剂后制成的口服固体制剂。
2、膏、搽剂:将药材炮制、提取后,与药膏基质混合,制成外用贴膏或搽剂。
3、酒、丸、片:是指将药材炮制、提取后,与酒精混合制成口服酒,并经过浓缩、干燥后制成丸、片等口服制剂。
4、散剂:是指将药材研成粗粉,或萃取液挥干后制成的,可以直接口服的固体药品。
5、注射液:是指将药材或药物炮制、提取后,加入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制成静脉注射剂。
1、辛温解表剂主要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项强痛、肢体疼痛,舌淡苔白、脉浮等。
2、辛凉解表剂主要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汗出不畅等。
3、解表胜湿剂主要具有祛风解表、散寒除湿作用,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头重、肢体痠痛,或伴见胸脘满闷,舌淡苔白或腻、脉浮等。
4、祛暑解表剂主要具有解表、化湿、和中作用,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淡苔腻、脉濡等。
5、扶正解表剂主要具有益气解表作用,主治体虚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弱等。
1、打粉
将中药用机器打碎成粉。
2、炼蜜
先将蜂蜜置于锅内,加1/3-1/2的净水,加热徐徐沸腾,捞尽蜜面浮沫,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死蜂杂质。滤蜜再置锅中文火加热浓缩,至沸腾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一点粘性出现拉丝,用糖量计测定,含水量约为18%-20%,迅速出锅,放冷备用。
3、成形
将药材置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定量的炼蜜,用手将混合好的物料搓成圆柱形。
4、饼
将已经搓好圆柱形的物料放入手动中药制丸机的压饼工位,然后摇动手摇。
5、制条
将已经压好中药饼放入纵向的放入制条工位,摇动摇手即可。
6、制丸
将已经成形的中药条一根一根的方制条工位(注意手不能用力拉扯),然后摇动摇手即可。
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需要从中成药的类型分析。如果是补益类中成药,一般是饭前服用。如果是解表类中成药,一般饭后服用。因为饭后服用解表类中成药,可以避免药物刺激胃肠黏膜,分泌过多胃酸,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意: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应该遵照医生吩咐来服药,不能自己盲目决定。
如果两者都需要服用,两者中间至少隔开半个小时以上。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不同剂型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剂型。中成药和西药两者的药理成分不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化学反应,会降低疗效,或者增加副作用,甚至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不要同时服用。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要功效。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1、忌浓茶
因浓茶中含有较多鞣酸,若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喝浓茶,会影响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作用,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服用中药前后间隔2-3小时喝茶为佳。
2、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黏腻,不利于调畅气机、运化水湿,影响胃肠道消化及吸收,与中药同时服用时会影响药效。
3、忌生冷
包括冷藏饮料、冷冻食品、寒性水果、生冷蔬菜以及未经处理的肉类等,此外,冰淇淋、萝卜、冬瓜等生冷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也不宜与中药同时服用。
4、忌辛辣
辛辣类食物如辣椒、葱、蒜等,通常性温热,易耗气伤津,与中药同时服用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
6、忌空腹
一定要记住,不要空腹服用。
中成药吃多久会见效,取决于患者对药物吸收的情况,是否有吸收障碍,完全能吸收,病情比较严重,吃得就会久一些。比较轻,服的比较少,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大约半个月,1个疗程也就能起到效果。
无论长期服用哪一种药物,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产生耐药性,当患者产生耐药性时会使中成药的效果降低,无法起到药效的作用。中成药的耐药性是比较小的。
由于制作工艺等不同,中成药的保质期存在一定差异,部分中成药的保质期为1-2年,而部分中成药的保质期为3-5年甚至更长。
1、注意保存环境
中成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防潮和不易碰撞的地方。如果是具有挥发性的中成药,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且要远离热源。一般保存常温的温度为10-30℃,冷藏的温度为2-8℃。
2、注意密封
一般中成药都是用中药材做成的,这些原材料与空气接触极易发生反应,有些中成药会因受潮而变质或失效,因此,中成药一定要采取密封的方法贮藏,用后应及时封闭好。
3、注意认真查看
家庭中保存了一段时间的中成药,在服用前应当仔细地进行检查。如果出现结块、发霉、变色、异味等千万不要服用。
4、科学管理
存放药物时,要将药物和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放在一起,并在上面加贴清楚的标签,便于查找,防止弄混,留好外包装和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