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压力挑战,制造商加快产业链本地配套、供应商着力提升稳产达产水平、品牌商深挖市场潜力……大量制造业企业坚守实业、立足自身、攻坚克难。
工信部数据显示,2.25万家部省级“白名单”企业已全部复工,这些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已恢复到疫情前的生产水平。工业逐步恢复的态势,折射了中国制造“逆风前行”的努力。
小编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产业集群着力于缩短“供应链半径”。比如,有的电脑制造企业谋划“3小时供应链圈”,一些服装生产商近距离部署垂直工厂等。以重庆汽车产业为例,重庆持续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快完善。
加快本土配套的同时,制造业企业也用数字化提升供应链韧性。云采购、云仓储、云调度……有关供应链的数字化应用不断拓展。京东工业品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1日至7日,上海地区订单量、采购额均同比增长近50%。数字的明显提升得益于上海复工复产,也反映了工业品数字化采购应用的拓展。
2022年,相关政府部门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痛点、堵点进一步精准施策。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提升要素保障,增强产业链韧性……
下一步,工信部将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做精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