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人造肉”“辣条”“网红食品”等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入选2019年食品行业年度“十大热词”。
热词一: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落实主体责任 处罚到人
解读专家:罗云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条例》的实施,从制度上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既为食品企业减轻压力,又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规范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发布,禁止发布不规范不准确的信息制造恐慌。重拳解决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食品企业储存易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即视为违法。各方需要积极学习《条例》,实现新旧法规衔接,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共同推动《条例》落实。
热词二:减盐减油减糖
——关注企业责任更需强化消费者教育
解读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我国居民膳食存在高盐、高油、高糖的问题。“三减”目的是减少膳食中盐、油、糖摄入量,是实现合理膳食的一个方面。开展“三减”行动要循序渐进,消费者、食品企业、媒体、政府应树立“合理膳食”理念,并形成合力,用科技引领食品产业健康转型,用科学的方式推行“三减”。
热词三:“人造肉”
——市场与科学的“未来之星”
解读专家:王守伟,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
“人造肉”是非自然生产、有类似肉品口感食品的代名词,通常分为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育肉两大类。“人造肉”具有极大的商业化潜力,其兴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人造肉”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其尚存的科学技术问题。不断完善标准法规,促进“人造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积极开展公众科普,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理性消费“人造肉”。
热词四:辣条
——法规倒逼“草根食品”的健康提升
解读专家:谭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行业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媒体此前曝光的少数不法商人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既无安全卫生的生产管理,还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应处罚、取缔,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行业。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与引领行业向营养与健康方向创新发展。
热词五:益生菌
——加速发展中的科学与冷静
解读专家:陈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副校长;何国庆,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副主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
益生菌的核心特征是足够数量、活菌状态和有益健康功能,健康功能应建立在临床试验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目前我国市场上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性已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益生菌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其产业化应用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流程验证。益生菌及其产品的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应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加强公众科普,引导科学合理消费益生菌产品。
热词六:自加热食品
——必须跨过“自加热包”安全这道坎
解读专家:路福平,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
在我国,自加热食品始于军需,自加热技术进入民用以后,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系列产品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在更多消费场景下对热食的迫切需求。但目前自加热技术仍有待提升,急需加大对自加热包安全性的研究和建立严谨的标准确保自加热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热词七:特医食品
——亟待规范发展
解读专家:任发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特医食品是满足特殊营养需要的配方食品,需经国家注册。特医食品“营养支持”作用在临床上不可或缺,但不能替代药物。食品企业应按照注册配方生产特医食品,不能在未取得注册配方和生产许可的情况下生产特医食品。应加强特医食品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了解特医食品的特殊性,并遵医嘱食用。
热词八:网红食品
——严防“红与黑”的转换
解读专家: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网红食品备受热捧的背后,安全、标准、质量等问题仍是其监管之重点,企业亦应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产业链安全的建设。政府应完善监管机制,明确网售食品等非传统食品经营行为的各方责任和监管方式;网络平台和商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提升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消费者应做到理性选购,购买时确认好产品的相关认证。
热词九:食育
——食育在中国需加快脚步
解读专家: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食育是传授食品科学知识,传播饮食文化,使公众养成健康饮食观念和行为的教育。它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最终达成科学认知、合理膳食、品鉴知礼、传承文化的教育目的。食育工作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立法为本,科学为纲,兴趣为引,重点面向儿童、青少年;多方联动,聚力推进。
热词十:食品真实性
——“食品造假”魔高一尺,“鉴伪检测”道高一丈
解读专家:吴永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陈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食品真实是食品的三个属性,保障食品真实性可遏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乱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振国民食品消费信心和国际贸易声誉,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健康发展。应加大食品真实性的科技投入,攻克食品真实性技术难点和监管问题。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可你知道其中代表什么含义吗?本期小编就话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显现出了食物于人类的重要性,现如今小吃、外卖、网红餐厅层出不穷,与...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发布《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规范》地方标准,里边规定了检验...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8大类食品,抽检样品共...
我国首个食品安全净化行业标准《果蔬净化清洗机》经商务部批准发布并实施。此标准的批准发布标志...
食用菌与人类关系密切,从饮食、保健到药品,从采摘、购买到烹饪,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