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是江南地区寒食节常吃的食物,做好的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吃起来甜而不腻,带有淡淡的青草香气。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豆沙或其他馅料,包好后蒸制而成。
寒食粥是最经典的寒食节特色食物,寒食节期间,百姓家家禁烟火,需备大麦粥等冷食,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寒食粥品类繁多,最开始是麦粥,后来发展出了许多花样,较常食用的有桃花粥、杨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乾粥等。
馓子又名寒具,是我国南北方寒食节常吃的食物。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口感酥脆,相传古时寒食节期间禁止烟火,聪明的劳动人民就提前将面扭成环进行油炸,这样可以长时间贮存,以便在此期间食用。南北方馓子各有特点,北方馓子大方洒脱,多以麦面为主;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寒食十三绝是老北京人寒食节常吃的特色食物,老北京寒食十三绝包括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糖火烧、姜丝排叉、焦圈、馓子麻花、豌豆黄、螺丝转儿、奶油炸糕、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和萨其马。至于为什么要凑齐这十三样美食,根据老北京人的说法,“十三”指的是十全十美,再加上福、禄、寿三者,有吉祥圆满的意思。
寒食节是纪念晋国被焚于介休绵山的忠义之士介子推的节日,民间禁止生火,都要吃寒食。吃枣饼、枣糕是我国陕北寒食节的主要食俗。枣饼是一个以酵面、食碱、枣为主要材料的菜品,口味香甜。陕北人民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麦糕是浙江一种传统特色地方小吃,也是寒食节美食之一。麦糕是江浙地区对馒头的叫法,麦糕外形与制作方法都与馒头相似,麦糕与馒头制作流程区别在于馒头为“一酵“,而麦糕则是“两酵”。添加了艾草的青麦糕、红糖的糖麦糕等相对于馒头却更加香甜酥软。不同地方的做法也有不同,花色也更多,民间还有在麦糕的制作过程中添加牛奶、炼乳、南瓜等辅料,制作成花色麦糕。
寒食节吃鸡蛋的由来已久,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的习俗,多日禁止点火,煮熟的鸡蛋便成为最好的储备食物。而且鸡蛋寓意生命和希望,吃鸡蛋可以象征新一年的好运和幸福,为整个家庭带来吉祥和福气。有些地方还会用煮熟的鸡蛋祭祖,祭拜完祖先后,就剥掉蛋壳吃掉鸡蛋,以向祖先表达敬谢之心,会为家族延续香火,让家族兴旺昌盛。
糯米糖藕是湖北荆州地区寒食节的食俗,江汉平原盛产莲藕,所以就用糖藕来祭奠先祖。糯米糖藕的做法并不难,首先选择一根新鲜孔粗的莲藕,然后把糯米塞满莲藕的各个孔里,用大火蒸熟即可。蒸熟之后,把糯米莲藕切片摆盘,在藕上浇上一层桂花糖,香甜可口的糖藕就做好了。糯米糖藕既有糯米的绵软,又有莲藕的脆爽,让人爱不释口。
寒食节美食有哪些?鼠曲粿,也叫鼠曲糍粑,是以鼠曲草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糕点。在潮州,鼠曲粿是当地重要的民俗食品,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鼠曲草是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分布极广,我国的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及台湾地区都有分布。鼠曲粿选用鼠曲草加糯米和白砂糖精细加工制成的,cnpp小编了解到,潮州鼠曲粿制作技艺于2019年列入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寒食节有什么好吃的?做“朴籽粿”是潮汕人民寒食节的传统美食习俗。远在异乡、海外的潮汕乡亲回乡扫墓时都会供奉上朴籽粿,这是潮汕缅怀先人的特有方式。朴籽粿是用朴籽树叶和果实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还有一股树叶特有的草药香味。朴籽叶还有消痰下气、排解积热,去除疾病的功效,很适合寒食节前后食用。
研究声明:十大寒食节美食,是CNPP小编以中国寒食节各地的节日食俗为研究依据,参考该食物的起源、做法、时令等,再结合互联网其他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综合排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