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司长于欣丽介绍,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标准化改革六项措施。目前,各项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精简,从原来的3600项压缩至2111项。
于欣丽介绍,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改革分为三个阶段,每两年作为一个阶段,2019年至2020年为第三阶段,目标是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
针对各项改革进展,于欣丽介绍,目前已完成了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精简,原有11224项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中,除了部分领域(如食品安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外,强制性的行业标准和强制性的地方标准都已废止或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原来的3600项压缩至2111项,强制性标准体系呈现出单项标准覆盖面宽,总体数量大幅减少的特点。比如,灯具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我们将与灯具相关的安全标准共22项整合为1项。”于欣丽说。
另外,于欣丽还提到,正在开展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对10万余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计划项目进行全面集中复审,确定需要废止的国家标准及计划2355项,行业标准及计划4886项,地方标准及计划5130项,标准滞后和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推动开展地方标准化改革。根据新修订的标准化法规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标准制定权,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于欣丽说。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级别最高的实验室,承担着我国重大科研任务,代...
1994年随着中美人员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通,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中国的网络时代也在这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重大科学与工程任务。那么国家重点...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设的国家重...
曾毓群作为宁德时代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引领着宁德时代...
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中国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20年时...